• 儿童动画
  • 宝宝儿歌
  • 宝宝故事
  • 宝宝知识
  • 宝宝游戏
  • 儿童读物
  • 健康美食
  • 宝宝美食
  • 孕妇美食
  • 产后饮食
  • 孕前准备
  • 备孕知识
  • 优生优育
  • 疾病防治
  • 孕婴知识
  • 母婴健康
  • 产后塑身
  • 孕期护理
  • 育儿知识
  • 亲子早教
  • 智慧开发
  • 家庭教育
  • 性格情感
  • 生男生女房事体位示例,控制生男生女的房事

    2014-01-08

    生男生女房事体位示例

    房事弯曲体位

    妻子两腿弯曲且抬高,丈夫在妻子阴道深处射精。

    房事正常体位

    妻子平躺,两腿分开且弯曲,丈夫则在妻子高潮时射精。

    房事后背体位

    妻子趴着,以膝盖碰地,两腿分开,丈夫则紧贴着腰射精。

    房事伸长体位

    妻子两腿伸直,且未达到高潮时,丈夫在射精前瞬间插入。

    房事后侧体位

    妻子侧躺,先生躺于后,这样的姿势女性较不易达到性高潮。

    房事前座体位

    丈夫平躺,两腿伸直,让妻子坐在上面,丈夫在妻子高潮时射精。

    房事骑乘体位

    妻子趴着,两腿分开,丈夫由妻子背后插入,在其未达到高潮时射精。

    房事侧卧体位

    妻子平躺腿张开,丈夫和妻子的身体靠近,这种姿势男性插入极浅,女性也较不易达到性高潮,精子到达子宫的时间较长,大部分的Y精子很早就被淘汰。

    要知道生男生女的房事技巧,首先要弄懂人类性别形成的原理。这个是所有房事技巧的理论基础。

    正常女性一个月经周期排一个卵,卵子的性染色体都是一样的,都是X染色体。而精子内的性染色体,则有两种类型:一种是带X染色体精子(通称X染色体精子或X精子);一种是带Y染色体的精子(通称Y染色体精子或Y精子)。

    如果进入卵子的精子是X染色体精子,和其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就是XX性染色体,即为女胎;如果进入卵子的精子是Y染色体精子,和其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则为XY性染色体,即形成男胎。所以胎儿性别完全由男性的精子决定。在性交时,一次射入阴道的几亿个精子中,Y精子数量占极大优势,是X精子的二倍,但到了最后,Y精子的数量和X精子的数量相差无几或更少。

    X精子和Y精子在外观和性能方面都是有区别的。X精子是决定生女婴的精子,其特征是;精子头部较大,呈椭圆型,尾巴较短,因此较为笨重,行动较为缓慢,但耐酸性能力较强,生命力也相对较强,存活时间较长,在进入阴道后在子宫腔或输卵管里能存活2-3天。

    Y精子是决定生男婴的精子,其特征是;精子头部较小,呈圆稍尖形(尖头),尾巴较长、游动速度较快、耐酸性弱、易受挫、存活时间较短,很快便会死亡,进入阴道后,在子宫腔和输卵管内存活仅24小时。

    控制生男生女房事:制造高潮

    正常女性的阴道通常呈现强酸性,第一次高潮后,会转变为酸性,第二次高潮后,会变化成弱酸性。而精液呈碱性,在女性达到高潮时,会增强阴道的碱性,比较适合带有Y染色体精子生长,所以想生男孩的人应该尽量创造高潮,增加让阴道碱性变强的机会。

    控制生男生女房事:改变酸碱

    分别带有X、Y染色体的精子在酸碱值不同的环境里,游动的速度不相同: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在碱性环境中活力较强,而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在酸性环境里较为活跃。所以,如果夫妻俩希望生女孩,可用少量而干净的温开水稀释醋酸之后,冲洗妇女阴道,让阴道呈酸性。反之则生男孩。

    控制生男生女房事:2015生男生女清宫图

    专家解释,对腹中胎儿性别的任何一种预测,不是生男就是生女,其准确率都有50%,该图的准确度也是一样。古代男性女性清宫图这个生男生女清宫表中1~12是代表怀孕月份,18~45是各位的年龄,但要记住,这个生男生女清宫表是以虚龄计算的。例:出生年1985年,2010年就是26岁 ,受孕月份新历1月15日,农历就是12月初八。

    控制生男生女房事:找准时机

    排卵日当天的特点:

    1、子宫颈管分泌强碱性黏液

    2、阴道内的碱性度增高。

    3、Y精子比X精子的功能旺盛。

    4、生男孩的机率较高。

    5、排卵期计算器

    通常呈现酸性的阴道,在接近排卵日时呈现碱性,考虑到X精子与Y精子的性质,有目的地选择性交日,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达到控制性别的效果。禁欲(约5天的时间)到排卵日前才行房,能提高生男孩的机会。

    排卵日的前2天的特点:

    1、子宫颈管还没有分泌碱性黏液。

    2、阴道内为酸性。

    3、X精子比Y精子的耐力强。

    4、生女孩的机率较高。

    延伸阅读:哪些因素影响生男生女,接近排卵日同房生男孩概率大

    更多儿童动画
    更多育儿知识文章
    更多儿童读物
    回顶部